您好!欢迎来到秋名山教育网
高考,考研,公务员考试,小升初,中考,自考,成考,注会,司法考试,四六级,校园,托福,雅思,英语,出国留学,MBA,商学院,中小学,秋名山教育网一位哥大招生官讲述了自己是如何进行招生审核的,他仅用17分钟就决定了1名中国学生的未来。
他最看中申请者的哪些点?
那些被顶尖名校录取的学生,有什么过人之处?
他们的成长之路,对于后来的学生和家长们,又有什么可以借鉴的呢?
招生官到底会选什么样的学生
“我从GPA最高的学生开始一一审阅。”这位招生官透露说。
除GPA外,推荐信、简历、课外活动、考试成绩、文书&补充文书、面试表现等,都是招生官会一一审阅的方面。
这位哥大招生官详细讲述了审阅并录取一个名叫Bob的学生的过程。Bob的显示,他的母语为中文,从未到过美国,无兄弟姐妹。母亲毕业于一所大专学校,父亲从未上过大学,但现在一家采矿公司。
招生官们会看一名学生的成绩,但并不那么在意考试分数,因为“成绩优异是一名好学生的征兆,而不是一名好学生的原因。好学生的考试成绩都很优秀。”
他们发现Bob在学校没有过任何担任领导的经历,但对数学有极大地热情,“他创建过一个独立的项目(这从某种程度上说,可以算是一种领导力的表现)创造了一个决定级别的数学公式。”
Bob的文书句子简单,却体现了自我认知、社会感知等很有深度的东西—
我看着这些学生。来自学校的校友们自豪地帮助着这些孩子,这些年轻的村庄学生们也快乐地玩耍着。
但是我却为此难过。我感觉他们并不了解对方。但是我了解。因为在我生命中的大多数时间里,我就是一个来自小村庄的男孩。
读完这段文书,招生官认为,“他拥有将自己置身环境之外,理性分析环境的能力。”
招生官们在乎的并不是文书的主题,而是学生在文书中展现的思考问题的方式。
最终,Bob成为同一地区400名申请者中第五个被录取的学生。因为招生官们在17分钟内发现:Bob对数学的热情高涨,他有希望学习之余同样提升其他方面的决心,以及他具有分析社会情境的能力等等。
正如这名面试官所言,“好学生的考试成绩都很优秀”
那么在几百米成绩都很优秀的学生中,怎么选出更加优秀的学生呢?很多时候靠的是这名学生的软实力。
例子中的Bob就是这样的,除了成绩优秀之外,他“拥有将自己置身环境之外,理性分析环境的能力”,他对专业有极大地热情,相比其他同学可以
播播在采访了几名顶尖学府毕业的孩子之后,发现他们所认为重要的能力、核心竞争力竟出奇地相似。
良好的社交能力,是情商的体现
Michael是一位典型的华裔男孩,数学优秀,科学厉害,钢琴弹得一流;
他曾被三所最优秀的大学,哈佛、MIT和斯坦福都录取了,他最后选择了MIT。
在采访Michael时,我们怎么也想不到这个自信大方、侃侃而谈的阳光学霸,曾是一个内向,不太愿意和同龄人打交道的小男孩。
“不得不说,在我们的教育中存在很大的问题,就是不培养社交能力。”Michael这样总结到。
说起社交能力,可能很多家长会想起那种八面玲珑,油嘴滑舌的面孔,觉得自己的孩子为什么要这么迎合世故?
但其实,这是对社交能力的大大误解。社交能力更确切的说法,应该是“怎么和人沟通相处的能力”是情商的体现。
Michael坦言,他是在各种各样的课外活动中,获得了不少与人沟通协作的能力,而这些能力最后都成了他独特的闪光点:
“数不清的课堂演讲;模拟的辩论会议;海外学习的交流活动;难民危机的筹款倡议......越是困难重重,越能让自己得到充分锻炼。”他笑着说。
经历了这些,不仅让他充分认知情绪和友好与他人相处的能力,还帮他建立起一个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一名学生是否可以成长为一个有担当、有见识、自信又上进的成年人,很多时候就在于他处理问题以及控制情绪的能力。
不打磨好这种能力,做任何事情都只会觉得到处受阻,无法前进。
最近频上热搜的综艺《中餐厅》里,有一幕是顾客用餐后,反馈粉蒸肉肉质偏硬,很难嚼,可黄晓明在之后跟林大厨沟通的时候,却直言顾客反馈这肉不好吃,丝毫不顾及对方的面子。
对比一下黄晓明的做法,王俊凯的举动就真的太圈粉了,展现出了很高的情商。
他首先告诉林大厨“对方没有说不好吃”此外他也安慰林大厨说是意大利猪肉肉质的问题,可能不适合蒸,但是味道绝对没问题。
作为国宴大厨,林大厨当然了解食材的材质最适合的烹饪方法,只是今天因为采购员买错了食材,才不得已改做了“粉蒸肉”已经是最好的处理方式。
林大厨听了王俊凯的劝慰,心情好多了,又重燃了将中国美食带到世界各地的信心。
同样一件事,用不同的语言去沟通和表达,产生的效果南辕北辙,情商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哈佛大学做了一项实验,发现那些从小就能跟校长沟通、拥有较高情商的孩子,长大后成功的几率很大。
学校生活不仅仅是学业和功课,更应当是如何让自己成长并且学会与周围人相处的过程。
是否具备优秀的沟通能力,是否具有较高的情商,不仅对孩子性格养成至关重要,更影响着孩子一生的发展与成就。
热爱和专注,驱动我走得更远
Allen同学毕业于北京一所知名高中;
后来他收到了哈佛大学的offer,伴随着offer到来的还有每年50万的奖学金。
那是我大二那年的一个普通的周五晚上,当大多数同学都加入到了校园各处的派对中,把酒言欢时。
因为我知道这哥们没有在上任何哲学课,而且又是工程专业的,所以我很疑惑地问:“Why are you reading this?你为什么要读这个?”
David回答我说,“Why CANT I read this?”我为什么不能读这个?
说完,Allen同学笑了,他问“你能懂吧,我有多震撼”
我完全明白Allen在那一刻受到的震撼,在如今教育逐渐变得功利的时候,他的同学David用实际行动和那无法掩盖的,从内心深处散发出的对知识的渴望和喜爱,告诉了他什么是对知识最纯粹的热爱。
读书不为任何目的,仅仅是因为我好奇、我热爱。这真的太cool了~
热播剧《小欢喜》大结局了。分数足够上清华北大的学霸乔英子,得到了父母的支持,成为南京大学天文系的学生。
很多人不知道的,“乔英子”的原型胡一鸣的故事,比乔英子更励志,也更“任性”因为高考时,胡一鸣只填报了一个志愿,就是南京大学天文系。
“没有关系,今年考不上我明年再考,明年不行就后年再来。”胡一鸣的目标明确:我就是要去南大天文系。
学天文是胡一鸣一直以来的梦想。这个从小喜欢“看天”认识天上所有星座的孩子,对天文有着近乎狂热的兴趣。他读完了崇明中学图书馆里所有关于天文的书,热衷于和老师讨论各种天文知识。
幸运的是,胡一鸣如愿以偿地成为南大天文系的学生。
南大本科毕业后,他进入英国格拉斯哥大学读博,研究引力波的数据处理。
2015年9月,作为LIGO科学合作组织成员参与了首次引力波的探测。
2016年2月,引力波被成功探测。
2017年,激光干涉仪引力波天文台LIGO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
热爱会指引你去向哪里?坚持梦想你会得到什么?
从2006到2016,十年,引力波给了那个“我就是要考南大”的孩子最好的答案。
热爱,是有能量的,它能让人变得勇敢。
被热爱驱动的孩子才会永远专注,精力充沛,义无反顾地时刻想把每一个细节都做到尽善尽美。
让自己快乐的能力,化压力为动力
Grace同学是类似乔英子那样的美女学霸;
她毕业于国内顶尖学府清华大学;
毕业后,将赴斯坦福大学在环境领域深造。
可能是女生的感受会更加细腻,在采访时,Grace同学和我们聊了很多。
除了几名被采访者普遍提到的几种能力外,我们问她觉得还有没有什么伴随一生的,重要的能力?
感激能让我有机会在青春年少之时,见识到在各个领域都如此杰出的大神们;感激自己可以不囿于坐井观天式的局限当中,能意识到自己的真正实力;嗯......当然也感激自己在这个过程中培养了一个好心态。
说完Grace咯咯咯地笑了起来。
如果没有进入过清华这个“高手如云”的学校,我们或许很难领略到身边人可以优秀到什么程度。
几乎每一个顶尖学府的学子都有这样的感受:无论曾经有过多么耀眼的光环,在众多优秀的同学“衬托”之下,发现自己其实不过“泯然众人矣”
“你是省前十又怎样,每一届的状元都有好几十个(有一次跟同学一起吃饭,我们一桌6个人,其中4个都是省状元)你是奥赛金牌又怎样,身边都是拿各种奖拿到手软的同学;你说你英语好,高中托福就110+,可是隔壁宿舍的姑娘掌握了好几个国家的语言,英语也不比你差;OK,你说你舞跳得好,歌唱得好,琴拉得好......emmm,清华这样的不在少数。”
也许就像Grace说的,一个好的心态,让自己能跳脱出竞争的压抑感,才是最难修炼的能力。事实证明,快乐的她又得到了斯坦福的青睐,准备继续深造了。
知乎上有句很励志的话:输不起的人,最后也赢不了。
很多时候是家长,尤其是孩子,怕输、想要第一名,结果反而压力越来越大,成绩越来越差。
招生官们最看重这几个点
无论是在中国,还是在西方发达国家,优秀学子基本都具备这样的素质:坚持不懈的付出,拼搏的奋斗精神,对自身的高标准要求。
正是因为以上能力成为了精英的标配,所以拉开差距的核心竞争力反而成了那些被传统教育所忽略的软实力:良好的沟通能力、热爱+专注力、保持快乐心态的能力。
招生官们在选择学生时,最看重的也不外乎这些点—
学术表现优异
相比较而言,学生间的差异可以量化的部分就是分数。优异的成绩是好学生的标配哦,这个一点会是招生官看重的点。
有自己的热爱
与分数同等重要的,是学生是不是有自己所热爱的领域,并为之不断努力。但如果在一个有20个兴趣爱好的申请者,和一个有2个兴趣爱好的申请者中做选择的话,名校往往会选择那个只有两个兴趣的学生,因为他们更加看重学生是否能专注在自己热爱的领域里。
课外活动
课外活动可以锻炼学生的坚持、协作、灵活等能力,更重要的领导力。招生官们对有领导力的学生都会更青睐一点哦!
个人潜力
在以上方面都“平手”的情况下,招生官就会从文书、标化成绩、选课还有很多方面来互相串联起来,观察学生的潜力,所以文书中环环紧扣才能更直观,全面的体现自己。
在不同领域的成功
这其实就是考察一名学生的“影响力”招生官们不仅仅看重分数,他们想真正的了解你。所以即使是理工科的申请,很多学校也要求提交personal statement。
以上这些能力都要从小培养和锻炼,这些能力让孩子在人生路上走得更远,更加游刃有余。
本文相关词条概念解析:
招生
招生一般是指各个学校和培训机构招收新学生。一般高校招生都是在每年的7月至9月这个时间段举行,通过全国统一高中考试,学校根据当年报考的情况来划定录取分数线,最终决定录取的新生。招生分类:普通高考招生、自学考试招生、艺体招生、成人高考招生、研究生招生、中职中专招生、非学历招生。
数学考0分,作文只写3句话,却被名校破格录取,他有何过人之处?
真正的天才往往不能在每一个方面都做得很好,而只是突出于某一领域,所以我们也常常能在新闻上,看到顶尖大学破格录取某一学生的新闻,这仿佛已经成为了一种传统,只要学生能在某一领域出现过人的天赋,即便他的其他...
跳上更高的踏板,清华大学不惜降60分也要录取她,那么她到底有什么过人之处
好风凭借力,送我入青云。当你尽自己全部的努力想要完成一件事的时候,全会联合起来帮助你。清华大学和北京大学是中国所有高校里金字塔顶端的存在,未名湖畔、博雅塔前、荷塘月色和水木清华承载着多少代学生的名校情...
说点什么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