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秋名山教育网
高考,考研,公务员考试,小升初,中考,自考,成考,注会,司法考试,四六级,校园,托福,雅思,英语,出国留学,MBA,商学院,中小学,秋名山教育网一鸣专栏
14岁女孩因和母亲闹矛盾被丢在街头:那个不听话的孩子更需要爱
这到底怎么回事?
原来,这位女孩同母亲从南京来上海游玩,她希望能在这里多玩两天。
但妈妈一想到女儿贪玩不爱学习就非常生气,于是,她一口拒绝了女儿的建议。
女儿认为妈妈不理解自己,跟妈妈争吵起来。
母亲一气之下独自一人返回了南京,丢下了孤零零的女孩。
女孩在上海黄浦区的街头游荡了一晚,第二天早晨被执勤民警及时发现。
想想就揪心,外面的天气这么冷,一个才十几岁的女孩竟然独自一人在外度过了一整夜。
我想说,这个母亲心太大了,幸好没出事,否则,这位妈妈一辈子也不会原谅自己吧。
话又说回来,孩子不听话时,很多父母都会急火攻心,说一些口不择言的话,甚至用一些极端的方式惩罚孩子。
尹健莉老师说:“儿童成长只需要鼓励,不需要惩罚,一切严厉地对待都隐藏着某种伤害。”
因此,那些看似表现不好的孩子,其实更需要爱。
那个表现不好的孩子比父母更难过
舅舅家的表弟是个小暖男,他听话懂事,才六岁就学会了炒菜做饭,美中不足的是,一提起学习,他就头疼。
有次,我去他家玩,正赶上春节,我拿出一个红包送给他,舅妈在一旁挖苦说,考60多分也好意思拿红包呀!
民民立马低下头,脸羞得通红,还生气地跑出去了。
每个感知正常的孩子,对自己的表现,都是极其在乎的。他们也渴望能够有好的表现,赢得父母和身边人的喜欢。
听说过一句话:真正的爱,始于孩子不乖的那一刻,孩子表现不好的时候,恰恰是考验我们真爱的时候。
家长要学着做“侦探”而不是“法官”尤其是在孩子表现差或者失败的时候,要尽可能地去找出问题所在,而不是一味地责备。
如果我们没办法接受孩子不好的一面,孩子也一样会嫌弃自己糟糕的一面,甚至会自暴自弃。
因为真正的爱是无条件的,我们爱孩子的方式,就是孩子爱这个世界的方式。
父母的羞辱和打击伤孩子最深
知乎上有位网友说,自己和爸爸的关系一直不好。
爸爸在外人面前总是客客气气。可一回到家,脾气就全撒了出来,随时可能火山爆发,不少拳头就落在他身上。
在他4岁时,有次家里来了一些客人,他跟爸爸说想吃糖,话还没说第二遍,父亲的巴掌就呼了过来。
鼻血滴在了衣服上,他才回过神来。
这样没来由的暴力次数多了,他也长记性了,惹不起就躲。
后来他说,如果自己没有准备好担负起“父亲”这个角色,绝对不生孩子,因为他怕,他也会有暴力倾向。
童话大王郑渊洁说过,想要摧毁一个孩子,就当众出他的丑,当着外人的面损他、贬他,让他无地自容。
前不久,江苏泰州的高二学生朱剑跳河自杀。
而他的自杀原因让人看了唏嘘不已,他在遗书中写道:
“您(指班主任)的辱骂,让我想撞死在墙上,您亲手毁掉我的白月光,毁掉我的救赎。”
“你骂我的那些话,我并不认为你是借此来激励我,谁会没有自尊呢?”
孩子受不了这种精神,而崩溃自杀。
大庭广众下的批评教训,并不利于孩子反思自我,而且会给孩子带来严重的心理阴影,也容易剥去了孩子对我们的信赖,甚至丧失对学习和生活的信心。
你就是孩子的起跑线中说:“威胁、恐吓对于孩子而言,是一种最恶性的软暴力,也是一种最可能产生恶果的教育和沟通方式。”
孩子表现不好时,父母这样做
1控制好自己的情绪
朋友说,提起自己的儿子就窝火。
有次,看到孩子不好好写作业,坐在书桌旁摆弄橡皮,虽然很生气,但为了不搞得鸡飞狗跳,她深深地吸了一口气,耐着十万分的性子,走到孩子身后说:“你在干什么?好好写作业行不行?”
没想到孩子瞬间炸毛了,“你烦不烦啊?总是催催催,我的橡皮脏了,我擦一擦嘛!”
原本就压着火的妈妈瞬间变成了火药桶,母子俩之间的一场“恶战”一触即发,吵得不可开交,难以收场。
其实,越是简单的、短期能完成的事情才需要努力打鸡血。越是复杂的,长期的事情,就越需要心平气和地去完成。
不为孩子的消极焦虑,孩子才能为更好的成长蓄力。
2鼓励是孩子前进的动力
还记得那个独臂篮球少年张家诚吗?
他是广东省青少年运动员,替CBA复赛开球…
在与职业篮球运动员进行一对一互动中,他胯下运球、过人、上篮、投球等一系列动作都做得行云流水。连NBA球星库里为他拍加油…
张家诚让人羡慕的光环背后,有自己的辛苦付出,更离不开父母的信任与支持。
张家诚失去右臂后,妈妈从不对孩子说“你不行”而是鼓励孩子一点点克服困难,不断尝试。
这种真诚的鼓励,赋予了张家诚战胜困难的力量,单手托起了一个篮球梦。
赞赏和鼓励,是促使孩子进步的最有效的方法,也让孩子从中汲取不断进步的力量。
3父母的接纳,是孩子突破自我的底气
朋友的儿子乐乐是个5岁的男孩,他很聪明,但就是永远也坐不住,就像下面长了一根针,老是扭来扭去,不肯安静下来。
有次,朋友带他参加一个奥数试听课,老师让乐乐站到黑板前做一道题,可他就是不肯去。
看着别的孩子都那么听话,气的朋友想揍他。
后来,老师出了几道题,乐乐全部做对了,这次很多孩子都没有做出来。
可以看出,乐乐学习的能力是非常强的。
但朋友说,如果能胆子大点,能坐得住表现会更好。
世界上没有一模一样的树叶,每个孩子同样也是独一无二的。
作家池莉在《立》中写道:“课本教育只是一种具有普遍意义的单纯知识的教学。他需要的是与自己个性相得益彰的各种知识和能力。让孩子生命的每一个阶段都自然地获得这个阶段应该有的成长经历和经验,在任何阶段的拔苗助长都是残害。”
打击教育,往往让孩子的情绪更加委屈,只有尊重孩子的个体差异,才能让孩子更好地发挥出自己的才能。
父母多点耐心与智慧,孩子才能更接近成功和幸福。
美国作家珍妮·艾里姆说,孩子的身上存在缺点并不可怕,可怕的是作为孩子人生领路人的父母缺乏正确的家教观念和教子方法。
一些父母在孩子犯错后,打着“爱孩子”和“为孩子好”的幌子,在一步步摧毁孩子而不自知。
当孩子表现不好时,父母的否定和打击会让孩子产生自卑心理。
父母的鼓励和接纳,会让孩子信心倍增,也带来战胜困难的勇气。
请记得,斥责和羞辱,滋养不出自信和自尊的孩子;父母多点耐心,多点爱心,再多点智慧,孩子才能更接近成功和幸福。
本文相关词条概念解析:
孩子
《孩子》讲述的是20岁的布鲁诺和18岁的索尼亚,靠索尼亚的津贴和布鲁诺手下的小偷们生活。索尼亚刚刚生下了两人的孩子吉米,而布鲁诺过惯了无忧无虑、自由自在、只关心钱的日子,他该如何做一个父亲呢?这个新生儿的到来比预料的情况要复杂,布鲁诺很难接受父亲这一新的身份。电影《孩子》再度摘取了金棕榈大奖。
说点什么